笔趣阁 > 晚清第一枭雄 > 第369章 曾国藩决计投降

第369章 曾国藩决计投降


丁日昌跃跃欲试,正要向黄冕提问洋务上的事,却听到曾国荃冷不妨地问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吴捷在信中允诺,会善待湘军俘虏,这是真的吗?假如我们投降,会成建制地保留湘军吗?会给我们多大的官做?”

        此言一出,大家都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向了曾国荃。曾国藩耻于投降,众将也不好意思谈投降的事。

        倒是曾国荃言行无忌,仗着自己是曾国藩的亲弟弟,直接问起了投降的条件。

        黄冕看了眼曾国藩,发现他似乎并未生气,便坦言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复兴会一向主张善待俘虏,我和蒋益澧都曾是湘军俘虏。如今,我们也得到复兴会的重用,一个做水利部长,一个做复兴军团长,也算是人尽其才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说句实话,老朽自年轻时便留心水利事业。三十多年前,我任常州、镇江知府,在元和疏通刘河海口数百里工程;在上海修理蒲江塘工程;在常州修浚孟河,建筑芙蓉圩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鸦片战争后,我被罚戍新疆,辅佐林文忠公,在伊犁兴修水利,兴办屯田40余万亩。可是,这些功业与我在复兴会短短一年的功绩相比,仍然显得微不足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复兴会的组织能力、办事效率、专业程度是远远超出大家想象的。我去年担任水利部长,至今不过一年时间,却在江西兴修水利,疏浚袁河、修水、赣江、鄱阳湖等大江大河,动作颇大,效果显著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去年,长江流域大旱,江西有些地方不受干旱影响,粮食反而增产,正得益于水利设施的完善。可以说,从这一年来看,复兴会信任我,使我的水利专长得到发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也感激复兴会,心甘情愿为复兴会效劳。涤帅之才十倍于我,九帅、雪帅之才又十倍于蒋益澧。若大家肯归顺复兴会,一定能得到复兴会的重用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而且,国家内忧外患,百姓贫困不堪,清廷无能,官员颟顸。如今,华夏正处于数千年来未有之危局,外有列强入侵,内有饥民起义,非复兴会不足以救华夏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底下一员年轻的幕僚,毫不客气地站了起来,打断了黄冕的话。他说:

        “老先生,大家各为其主。您是我们的前辈,也曾做过大清的官员,大清再不好,也曾授予您官职,也曾让您光宗耀祖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咱们都是读书人,熟读圣贤之书。圣贤一再教导我们,要忠君,要有气节,要爱民。您替复兴会过来劝降我们也就算了,怎么能忘恩负义,一再指摘大清国的不是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讲话的人名叫张裕钊,时年三十四岁,湖北鄂州梁子湖畔东沟镇龙塘张村人。梁子湖位于金牛镇北面,如今已被复兴军占领。

        张裕钊举人出身,考进士时落第,却考中了国子监学正。当时的主考官正是曾国藩。所以,张裕钊成了曾国藩的学生。

        历史上,他与黎庶昌、薛福成、吴汝纶等人一起,被合称为“曾门四学士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张裕钊淡泊名利,做京官时目睹官场黑暗,辞官回乡。1854年,曾国藩进军湖北,听说张裕钊在武昌勺庭书院讲学,遂召他办理文案。

        此人无心钻营,在曾国藩幕中“独以治文为事”。他最大的成就在于书法,融北碑南帖于一炉,创造了影响晚清书坛百年之久的“张体”。范当世、张謇、姚雪臣、朱铭盘、日本人宫岛咏士等都是他的学生。

        黄冕听说过张裕钊,只把他当作一般的酸腐文人,反驳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大家既然都是读书人,岂不闻明末大儒黄宗羲早就有言,‘天下为重君为轻’、‘我之出而仕也,为天下,非为君也;为万民,非为一姓也’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若大家真的以天下为重,真的心怀天下苍生,就应该弃暗投明,不要再抱残守缺,怀什么忠君、节义之念。何况,现在复兴军已经完全包围了湘军,正在猛攻金牛镇、马鞍山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大家都与复兴军打过不少战,知道复兴军的厉害,也应该知道复兴军一向善待俘虏。这一次,湘军已经陷入绝境,插翅难飞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复兴会诚心招降大家,大家何不顺势投降呢?早日投降,便能早日得到复兴会的重用。假若困兽犹斗,只会增加湘军伤亡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从已经投降的湘军官兵来看,湘军士卒乐于投降,不想白白送命。大家何不遵从士兵们的想法,尽早投降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张裕钊还想分辨,却被曾国藩制止住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曾国藩一介书生,草草创办湘军,却一战得名,最终在历史上平定了太平天国。所谓誉满天下者,毁亦满天下。曾国藩严于杀贼,被后人冠之以“曾剃头”的诨名。

        其实,曾国藩也意识到了融洽军民关系、善待敌军俘虏的重要性。

        譬如,曾国藩就亲自创作了《爱民歌》,要求湘军时时传唱。《爱民歌》堪称湘军版《三大纪律、八项注意》,歌词有:

        “军士与民如一家,千记不可欺负他”、“第一扎营不贪懒,莫走人家取门板,莫拆民家搬砖石,莫踹禾苗坏田产,莫打民间鸭和鸡,莫借民间锅和碗”……

        再如,湘军后来大量俘虏太平军,杀俘、虐俘问题随之而来。曾国藩又创作《解散歌》,教导湘军善待俘虏,歌词有:

        “往年在家犯过罪,从今再不算前帐。若遇胁从难民归,莫抢银钱莫剥衣”、“第一不杀老和少,登时释放给护照”、“第四不杀打过仗,丢了军器便释放”……

        只是,湘军初以师生、同乡为纽带,尚能保持强大的凝聚力。到现在,经历过九江之战、江西之战、武昌之战的接连惨败,湘军纪律已经逐渐败坏,战斗力也大不如前。

        即便是湘军精锐吉字营,也陷入了扩军、打胜仗、抢劫、军纪败坏、裁兵、募新兵、扩军的怪圈。

        近两年,湘军经常与复兴军作战。复兴军善待湘军俘虏,湘军也投桃报李,善待复兴军俘虏,双方已经形成了某种程度的默契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一次,湘军身陷绝境,曾国藩也无力回天了。可是,大家都能投降,唯独曾国藩不能投降。他沉吟已久,问黄冕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服周兄,贵会会长吴捷在信中说,若湘军肯投降,可以改编为一个师,由湘军将士充任各级官佐。同时,湘军中下级官兵都能得到保全,走留两宜,概不限制。此话可当真?”

        黄冕心中狂喜,这一次,他劝降湘军的使命可要告成了。他镇定地答道,吴捷一向言出必行,决不食言。

        中军帐内的湘军大员们亦深舒一口气。最感高兴的应该就是曾国荃了。在他看来,黄冕尚能担任水利部长,以哥哥曾国藩的名望,必能官居黄冕之上。

        谁知道,曾国藩却说道:“我也有两个小小的请求,不知贵会能否答应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第一,复兴会的俘虏政策,一般只优待下级官兵。对于湘军来说,营官以上军官,都要强制扣留。我们这次主动投降,请复兴会尊重营官以上军官的个人意愿,愿意解甲归乡者,请复兴会一概放归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第二,曾某世受皇恩,从一介农家子弟,跻身朝廷二品大员。蒙皇上信任,曾某得以创办湘军,略有成就。我是一个旧派读书人,不敢妄事二君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湘军可以投降,但我必须殉节。我死后,请复兴会格外开恩,准沅甫护送我的尸首还乡。沅甫,你要不要再带兵打仗了,从此归老荷叶塘老家,读书、课子、耕田即可!”

        曾国藩的话就如晴天霹雳,惊得曾国荃说不出话来。他不仅有心投降复兴军,而且功名心重,还要继续统带军队建功立业呢!

        曾国荃愣了半天,才说道:“大哥,咱们投降就投降了,何必要殉节呢?要是非要殉节,咱们带着剩余的兄弟拼个鱼死网破!”

        黄冕赶忙说道:“涤帅千万不可殉节,涤帅有经天纬地之才,正当在复兴会大展拳脚,岂能为满清殉节?至于宽宥军官问题,我当尽量向吴捷说情。吴捷一向宽宏大量,定会答应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帐内诸将反应过来,纷纷劝起曾国藩,表示愿意追随曾国藩死战不降。

        曾国藩苦笑一下,说道:“怎么战?复兴军有铁甲舰,有开花炮,有燃烧弹,湘军有什么?咱们连最基本的粮草、弹药都快断绝了,拿什么和复兴军打仗?

        “我死了,总归能向朝廷有个交待。你们是留是走,朝廷也不能过多怪罪你们。再者,我猜想,一旦复兴军吃下我们这支孤军,一定会乘胜追击,迅速深入湖南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朝廷即便想怪罪大家,也鞭长莫及。日后局势会发展成什么样,华夏会演变成什么样,我也无需操心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九弟,听我的话,回荷叶塘老家,不要再带兵打仗了。咱们曾家不求发达,但求安安稳稳的,阖家幸福安康即可!”

        帐内诸人都心生酸楚。曾国荃是个血性男儿,此刻也一腔悲愤,化作两行热泪。他跪倒在地,对曾国藩说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大哥,我听你的!”

  https://www.biqugebar.net/21302_21302435/8952627.html

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biqugebar.net。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:m.biqugebar.net